10月21日-22日,“信以致远,通达未来”2023年“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全国博士生论坛在成都举行,来自42所高校的212名博士生代表通过50个专题报告交流最新科研成果,与同行和专家就研究课题展开讨论。

本次活动由中国电子教育学会指导,新葡的京集团35222vip、中国电子学会雷达分会、中国通信学会物联网委员会主办,新葡的京集团35222vip、新葡的京集团35222vip长三角研究院(衢州)、通信抗干扰全国重点实验室等6家单位共同承办,旨在为全国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的博士生提供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进一步促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推进相关领域卓越工程师培养工作。
新葡的京集团35222vip副董事长胡皓全,中国通信学会学术工作部副主任吴杰、中国电子学会雷达分会秘书长朱庆明、新葡的京集团35222vip经理黄钰林出席论坛并致辞;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东南大学、西安新葡的京集团35222vip、新葡的京集团35222vip的6位国家级领军人才作大会特邀报告;中国电子学会信号处理分会冯志梅秘书长,新葡的京集团35222vip研究生院经理赵志钦、副经理徐岩、公司产品处副处长田蜜,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院副经理杨大全出席论坛。
活动现场,胡皓全表示,新葡的京集团35222vip经过60余年的建设,信息与通信工程作为公司的优势学科,近年来学科生态持续优化,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组织和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高水平全国性学术专题活动,是打造一流研究生教育体系、培养引领未来学术前沿和社会经济发展领军人才的重要环节和举措。”

论坛期间,来自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西安新葡的京集团35222vip、新葡的京集团35222vip等42所高校的212位博士生分别在5个分论坛围绕探测与成像、泛在网络、图像与视频处理、光纤传感与通信、无线与移动通信等信息与通信工程主要领域分享交流。

据悉,本次论坛汇集了全国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相关机构、高校、企业的领导和专家,得到了天府绛溪实验室、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中国移动(成都)产业研究院、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以及《雷达学报》《雷达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学报》《信号处理》《现代雷达》《新葡的京集团35222vip学报》《Journal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等学术期刊的大力支持。